装上追踪器的小鲟鱼
科学家们在年轻的湖鲟鱼身上放了个小追踪器,以了解它们在哪里游荡。
往河流上游迁徙的鱼
覆盖更远距离的物种可以取而代之地利用地球的磁力。北极燕鸥从一极飞到另一极有12000英里;黑嘴龟从日本巡航8000英里到达巴哈;波贡蛾飞越澳大利亚600英里,在洞穴中过冬。这些虫子是如此精确,以至于它们经常交配和死亡在它们出生的同一块岩石上。真是神了!
小海龟
然而,瑞典隆德大学的动物学家埃里克·沃兰特说,飞蛾并不完全依赖地球的磁场吸引力。他将它们比作拿着指南针的徒步旅行者:他们用基本方向设定路线,然后根据视觉地标进行调整。但即使是这种多感官系统也不能说明全部情况。“当它们准备起飞的时候,它们的父母已经去世三个月了,”沃兰特说。它们从来没有被教导要去哪里,但不知何故继承了寻找特定路点的本能。
北极燕鸥
破解这些由基因驱动的冲动将提供更全面的资料,了解更多的动物是如何导航的,并帮助我们评估DNA编码的直觉是否能够经受住人类造成的环境变化,如水坝和光污染。如果我们真的挡住了路,研究可以为如何帮助生物到达它们要去的地方提供折中的办法。
澳大利亚科斯丘兹科国家公园的洞穴里挤满了迁徙的飞蛾
在晚春时节,澳大利亚科斯丘兹科国家公园的洞穴外和洞穴里挤满了迁徙的飞蛾。但是是什么吸引他们去那里呢?
很多这样的自然谜团需要我们继续去探索。
环境恶化致死的鱼群
~END~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