滴滴一下,期权降价 有媒体报道:滴滴员工收到了该公司对期权调整的通知。员工有两个选择:一是可将行权价降成接近于0元的一个低价格,但是股数会相...

分类: bet百度云盘365 时间: 2025-09-04 04:31:55 作者: admin

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灵动未来股权激励,(https://xueqiu.com/4830233147/159757787)

有媒体报道:滴滴员工收到了该公司对期权调整的通知。员工有两个选择:一是可将行权价降成接近于0元的一个低价格,但是股数会相应减少;二是维持行权价格和股数不变。

看到这个新闻,灵灵珊的第一反应是,这个决策实在太滴滴了,对员工非常Nice,Nice到了采取了市场上极端少见的,在上市前就调低已授予期权行权价的做法,来保障员工的股权激励收益。

员工视角

—— 图片来自网络

但说实在的,有时候人的焦虑,就来源于“有选择”!下面灵动未来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向大家揭示一下,面对这样一个关乎人生巨额财富的选择题,你该如何理性做出决策。万一你的公司也效仿知名独角兽滴滴出行,你可以翻出这篇公众号文章,做出最优决策。(以下内容简单且枯燥,不刨根问底的读者可直接跳转至蓝色字体部分)

假如某小桔人当前持有期权X股,行权价是每股P1元。收到这个通知后,此小桔人面临两个选择,一个是维持当前的期权规则不变。另一个是降低持有期权的股数,但每股期权的行权价将接近于零(为了方便,后面的测算将用零完成)。相信在第二种选择中,期权股数降低多少,是公司已经设定好的规则,我们假设如果小桔人选择降低行权价,他持有的期权股数将缩小至原来的N分之一(1/N)。

我们再假设,到这笔期权可以行权变现时,滴滴的股票价格为每股P2。那么:

如果这名小桔人选择一,他行权时获得的总收益是(P2-P1)*X

如果这名小桔人选择二,他行权时获得的总收益是(P2-0)*(X/N)

我们将选择一和选择二用等号连接,(P2-P1)*X= (P2-0)*(X/N)。然后左倒腾右倒腾,能得出 P2=P1N/(N-1)

这里的P2,即P1N/(N-1),是一个临界价格,如果未来可兑现时,滴滴的每股价格高于P1N/(N-1),则激励对象选择方案一,不要降低持有期权的股数,获益会更多。如果未来可兑现时,滴滴的每股价格低于P1N/(N-1)。则激励对象选择方案二,用降低持有股数的方式换取更低的行权价格,获益会更多。

好了,说点“人话“解释一下:假设一个小桔人持有行权价格每股15元的期权10000股,按照公司提供的转换规则,他可以转换为行权价接近于0的期权2500股。那么他可以带进上面公式算算临界价格:10000股换为2500股,N=4。则P2=15*4/(4-1)=20。也就是说,如果他认为公司未来股价可以涨到20以上,那么不用理会这则期权转换的通知,继续按照原先的安排持有,可以获得较高收益。如果这个小桔人认为公司未来股价很难超过20,那么抓住这个转换的机会,选择方案二,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决策。

公司视角机会交给员工,尴尬留给公司

就像前文所说,滴滴这一操作是异乎寻常的Nice。把一个调整行权价格的机会交给员工,无论员工作何选择,都是一种“公司会保障股权激励价值”的表态。这样的表态,在股权激励近乎成为“忽悠工具”代名词的今天,简直可以说是一股清流。

但另一方面,这也实打实地向内部员工和外部市场传递了一个尴尬的信息:之前发的期权行权价有点高了,公司未来的增长,怕是难以维持前期的高速惯性。为了让期权还值钱,咱们把员工的成本价降降吧。单纯的降价还是简单的数学游戏,在现实的资本市场中,非上市公司的估值通常需要是伴随着公司一轮一轮融资,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走的。如果哪一轮向下走了一个阶梯,那应该是公司遇到了大麻烦,需要断臂求生,同时也要运气相当好,才可能找到投资人接纳“断臂的杨过”,让自己有台阶可下。滴滴此轮调低行权价,难以避免地向外界传递了“未来估值上涨乏力”的信息,这对一个非上市公司而言,需要向股东解释太多。同时,行权价调低,让小桔人们在数学公式中可以获得更安全的收益空间,但滴滴发展至今,按照市场常规授予力度,累计授予的期权总量应该已经超过了公司总股本的10%,这个规模的激励股份要想全部兑现,且兑现价值不让小桔人们失望,那唯一的路径就是完成一次漂亮的IPO,如果无法IPO,那调低行权价的做法就是饮鸩止渴。而客观上,这样的消息传出,难免让所有人觉得(包括持有期权的小桔人们),好像滴滴的IPO难度在加大。哎呀!内忧外患,心疼滴滴的股权激励管理团队一秒钟,这样的处境实在是尴尬。

—— 图片来自网络

成本是流水的账,股权是铁打的盘

尴尬是尴尬,但滴滴这一年半载以来是非缠身,也是无须遮掩的事实,公司也难以回避增长堪忧这一市场普遍认知。那么如果要认怂,有没有更科学的认怂姿势?理论上有两种思路。一种是修订之前的授予方案,这正是滴滴此次的选择;另一种是维持已授予的方案不变,新授予行权价更低的期权。这两个思路那个更好?站在公司的视角,通常要考虑财务成本和激励股份消耗两个因素。

复杂的财务处理规则这里就不讲了,仅仅表达一个逻辑:因为修订已授予方案的行权价和新授予更低行权价的期权相比,对于公司而言,实际上是节省了期权池资源。所以财务成本处理上,公司需要为这个“节省”付出代价。即整体来看,修订已授予方案的行权价,是要有额外的成本损失的。因此从更长期的角度来看,即使公司认为当前股价承受压力,但未来长期股价还是会显著增长,让员工获得可观收益(滴滴也必须这么认为,否则怎么上市啊?),那么公司此时的最优选择应该是授予新的低行权价的期权,短期内稳定住激励对象的情绪,等公司股价在长期内获得了增长,先前授予的较高行权价的期权也还是可以获得较好的收益空间。然而,滴滴没有按照上面的逻辑操作,我们大概可以猜测:滴滴可用的股权激励池,应该也不多了。“铁打的盘”没有在长周期内做好释放规划,现在就只能动动“流水的账”了。

—— 图片来自网络

只能感慨,多事之秋。愿敢于直面尴尬的滴滴早日找到新的增长轨道。毕竟,整天出差的灵灵珊,还是希望能够“滴滴一下,美好出行”。

灵动未来以“股权激励专业咨询+SaaS系统”的模式向公司提供覆盖股权激励全生命周期的专业服务,让每一份股权激励都释放价值。

灵动未来也致力于帮助每一位员工理解股权激励相关知识,了解股权激励相关实践,真正享受到股权激励的价值。

欢迎进入灵动未来官方网站了解更多信息:网页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