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同仁堂的龙遗丸》

分类: bet百度云盘365 时间: 2025-10-04 17:01:02 作者: admin

什么是龙遗?龙遗就是皇帝的大便。

皇帝不是凡人,是龙的化身。他高高在上,俯视众生,一人在位,唯我独尊。他说的话叫“圣旨”,一旦违抗,就掉脑袋、灭九族。他穿的衣服叫龙袍,他坐的位置叫龙椅,他的子孙称为龙子㔫孙。 走起路来,哪怕东倒西歪,也叫“龙行虎步”。他吃的叫“御膳”,睡的叫“龙床”,连吐的痰唾,也是珍贵至极,叫“咳唾成珠”,他的大便,就叫“龙遗”。

同仁堂创办于清康熙年间,传说康熙曾得过一场怪病,全身红疹,奇痒无比,宫中御医束手无策,康熙心情抑郁,微服出宫散心,信步走进一家小药铺,药铺郎中只开了便宜的大黄,嘱咐泡水沐浴,康熙按照嘱咐,如法沐浴,迅速好转,不过三日便痊愈了。为了感谢郎中,康熙写下“同修仁德,济世养生”,并送给他一座大药堂,起名“同仁堂”。

1861年(咸丰十一年)咸丰皇帝在热河病死,慈禧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宫廷政变,打倒了顾命八大臣势力,立皇太子载淳为帝,即同治皇帝,慈禧总摄朝政,达四十七年之久。因为那一年是农历辛酉年,所以史称辛酉政变,又因为改变祺祥年号,因此又称“祺祥政变”,也称“北京政变”。

慈禧手握大权以后一人说了算。中国人对慈禧在历史的功过应该是很清楚的,这里就不多说了,说一说同仁堂卖龙遗的故事。

到了同治年间,同仁堂已经不是一个民营药店了,完全是一个官家的药商。相传当年,每天早晨,同仁堂会专门派人到故宫的西华门,从太监手里购买皇帝的新鲜龙遗。再在龙遗里掺进去朱砂、百合,除去臭味,再放山楂和蜂蜜,合成药丸,取名“龙遗丸”,高价卖给北京的达官贵人们。

虽然一颗龙遗丸售价500两银子,但是还供不应求。当时一户五口之家的农户,一年有100两银子的开销,已经可以称得上小康之家了,所以这500两银子一颗的龙遗丸价格着实不菲。

为什么这么昂贵的大粪有这么多达官贵人抢购呢?

明里说,吃了龙遗丸,就可以和皇帝一样,万岁万岁万万岁。新鲜龙遗收购的又是名满天下的制药业的龙头大哥——同仁堂,这就让人肃然起敬;收购地点西华门,是连接京城和皇宫的重要枢纽,太监进出皇宫,多由此门。时间是清晨,符合人们出恭入敬的习惯,材料新鲜可靠,货真价实。

展开全文

到了宣统年间,皇帝才三岁,一个婴儿饭量有限,拉的屎实在太少了。材料稀缺,龙遗丸更贵了。

其实谁都心里明白,冠冕堂皇的话说服用龙遗丸可以沾皇帝的“㔫光”,实质就是“表忠心”,晚清的官员即便再颟顸再愚蠢,买了龙遗丸回去是绝对不会吃的,因为那毕竟是大粪一粒,只是同仁堂的账本上留个名字,慈禧面前好交待而已。同仁堂既帮慈禧干了特务勾当,又捞了白花花的银子,何乐而不为呢!

清代同治、光绪年间,称为同光中兴。经过太平天国、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磨难,中国迎来了皇权专制王朝的最后一个“中兴”——“同光中兴”,历史书上也称为“封建社会的最后一次回光返照”。李鸿章形容大清帝国面临着“三千年未有之变局,三千年未有之强敌”。而“同光中兴”,正是清帝国在这样复杂、凶险的环境中进行地有益探索,启迪来者。虽然同治(爱新觉罗·载淳)、光绪(爱新觉罗·载湉)两位皇帝都未见得是什么英主,但把持着朝政的慈禧太后自是老谋深算,而贤王能臣如左宗棠、恭亲王、曾国藩、李鸿章、胡林翼、张之洞等也尽心辅国。从1864年(同治三年)天京陷落、太平天国运动失败,一直到1894年(光绪二十年)中日甲午战争爆发,三十年间,国内基本安定,官僚求富求强,“洋务运动”轰轰烈烈,西方技术、资金和人才得以引进,新式海陆军得以编练,一大批近代军工企业、民用企业以及新式学校得以创办,留学生也开始被派遣到海外。这一派中兴气象,在甲午战争的军事惨败中戛然而止。

同光中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“中兴”。清朝自乾隆中后期就一直走下坡路,以后没有可以称为“治世”或者是“盛世”的。以休养生息为主要目的历同治、光绪两朝,清朝的经济得到恢复,并且逐步引入了西方的生产技术,我国进入了历史上第一次对外开放、引进外资的发展阶段。但是大厦将倾,外墙裱糊得再漂亮总经不起一场暴风雨。

外表光鲜伟大,内部腐败不堪。同仁堂愚昧恶心的龙遗丸畅销,这样的朝廷不垮天理不容。慈禧东陵墓被孙殿英所盗,慈禧骸骨曝光,罪有应得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